
见多识广,发现基遇。这里是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欢迎来到《年轻人的理财第一课》。
在投资中,大家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呢?
很多人会想到下跌。因为下跌意味着账户里的钱变少了,投资者可能变得很恐慌,担心会持续下跌,而且可能纠结于下一步怎么操作,要不要“割肉”止损。
可是,在另一些投资者看来,下跌非但不可怕,反而是摊薄成本的好机会。他们化危为机的策略可以总结成四个字——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全称为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指的是每隔预设的固定时间,将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基金中。
这样做有什么优势呢?著名的“微笑曲线”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基金先下跌后反弹所形成的曲线,就像人们微笑时嘴角上扬的样子,所以被称为“微笑曲线”。
如果我们在A点把所有本金都投进去,那么就一次性决定了投资成本,之后一旦遇到下跌,我们将拿不出更多的本金来“捡便宜”。
反之,如果我们采取定投的方式,在A点定投一笔,下跌到B点时再定投一笔,反弹到C点时再定投一笔,那么平均成本将低于一次性投资的成本。
当基金反弹到C点时,基金净值已经高于定投成本线,但还没有达到一次性投资的成本线。也就是说,选择定投的人已经扭亏为盈,选择一次性投资的人还处于亏损的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定投的优势在于在市场下跌时摊薄投资成本。
懂了这一点后,大家会发现,定投还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
当其他投资者恐惧下跌时,我们却可以保持乐观,抓住机会“捡便宜”;当其他投资者不理性地“割肉”时,我们却可以自信地坚守长期主义,不因为一时的下跌而离场。
前面提到,定投的优势在于摊薄投资成本,要想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我们可以选择波动相对更大的基金。
举个例子,基金A的初始净值为1元,张三此时定投1000元;后来,基金净值跌到了0.5元,张三又定投了1000元,再后来,基金净值反弹,回到了1元,张三再一次定投1000元。
三次定投结束后,张三共投入3000元,购得基金份额共4000份(暂不考虑申购费用),平均单位成本为0.75元。
与之相比,基金B的初始净值为1元,先是跌到了0.8元,后来同样回到了1元。总体来说,基金B下跌幅度更小,波动更小。
李四选择了定投基金B。三次定投结束后,李四同样投入了3000元,购得的基金份额却只有3250份(暂不考虑申购费用),平均单位成本约为0.92元,比张三的成本要高。
可见,基金波动越大,我们在低位买入的份额就越多,摊薄成本的效果就越明显。
此外,基金波动越大,反弹时的弹性越大,创造高点的机会也越多,对提升收益率也有一定的帮助。
所以,定投策略更加适合波动较大的基金。
如今,很多平台会提供“定投”选项,投资者只需要点击“定投”,设置好各项参数,就可以开启自动定投,每到设定的日期就会自动买入,不用担心忘记操作。
图片来源:广发基金App
定投需要设置的参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定投金额,另一个是定投频率。
定投金额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量力而行。
定投频率通常可以选择每日、每周、每两周、每月等等,不同频率在收益上并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不过考虑到工薪族大都是每月发一次工资,每月定投一次可能更加符合实际的现金流。大家可以选择月定投,将扣款日设定为发薪日后的一两天。
此外,很多平台会提供“智能定投”的功能。
图片来源:广发基金App
智能定投的目的是增强收益,核心原则是八个字:低位多买,高位少买。
举个例子,我们设置的每期定投金额是1000元,而且开启了智能定投。到了定投时间,智能算法会判断基金当前处于低位还是高位。
如果处于低位,值得多买一点,扣款可能会在1000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比如1200元,从而获取更多低价份额。
当然,如果处于高位,需要少买一点,扣款可能少于1000元,比如只扣除800元,以此避免抬高成本。
可以说,智能定投是一种优化版的定投策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开启这一功能。
本节课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一起来做一下总结吧。
下节课是最后一课,你将学到如何在投资中避免“踩坑”。我们不见不散!
风险提示:本课程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广发基金力求本课程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课程内容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