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现丨港股“大反攻”,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 2024-05-23
1月23日以来,港股开启了“大反攻”节奏。截至5月17日,恒生指数涨超30%,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5%,在全球主流市场指数中表现领先。面对表现强势的港股,很多投资者跃跃欲试,却又不知该从何入手。本期我们就来看看,港股市场的表现主要跟哪些因素有关,又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吧。在入手港股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其波动幅度做好心理预期。在近期的“大反攻”出现之前,港股已经经历了一段较长的“阵痛期”。2019年初至2024年3月末,港股大幅跑输A股,恒生指数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53%;2020年至2023年,恒生指数连续4年录得负收益,为指数1969年发布以来首次。来源:Wind,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截至2024/5/13恒生AH股溢价指数,通常被用来衡量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在两个市场之间的溢价情况。该指数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越贵(溢价越高),指数越低则相反。近年来,这一指数持续上行,在今年整个2月里均运行在150以上。也就是说,对于在香港、内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来说,其A股相对H股的股价溢价率为50%。最近两个月,恒生指数持续反弹,AH股溢价指数回落至137。来源:Wind,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截至5月14日据港交所披露数据,截至2023年末,在香港2609家上市公司中,内地相关企业共1447家,股票市值占比达76%,成交金额占比达87%。可以说,中国经济基本面对港股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港股还受到全球资金流向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尤其与美元流动性密切关联。鉴于港股市场以港元计价,香港采用与美元紧密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导致港元汇率紧密锚定美元。因此,香港的利率水平整体随美联储的决策而调整,无风险利率与美债利率保持同步,并且资本在香港市场享有自由流动的便利。回顾过去三年,在全球主要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港股因受到全球流动性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表现更显疲态。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基本面稳步向好,美元加息周期结束,压制港股表现的诸多因素均有望迎来边际好转,或将为港股投资带来新的机遇。对于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来说,港股是一个研究难度较大、参与门槛较高的市场。因此,借道主要投资于港股的指数基金,是一种较为便捷、高效、分散的布局方式。从投资渠道上区分,目前投资于港股的指数基金主要有两类,分别为港股通基金与QDII基金。截至2023年末,投资港股指数的港股通基金比QDII基金数量更多,但规模不及QDII基金。在覆盖广度方面,投资于港股指数的QDII基金略大于港股通基金。目前,有一些在香港二次上市的知名企业尚未被纳入港股通标的范围内,例如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网易等。因此,对于包含了这些企业的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而言,为保证较低的跟踪偏误,当前跟踪这两只指数的基金大多为QDII基金。从行业来看,目前市场上关注度比较高的是港股中的消费、科技、创新药和非银金融板块。我们分别选取恒生消费、恒生科技、港股创新药、港股通非银4大指数进行介绍。从指数的估值水平来看,科技、创新药作为典型的成长板块,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历史相对水平来看,当前的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截止日期:2024/4/30,估值分位点计算以指数发布日为起始点该指数由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中属于泛消费行业、市值排名最高的前50只股票构成,权重占比较大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饰、社会服务、家用电器。随着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显著,或将对消费领域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长形成有力支撑。该指数在考量企业研发开支占比、收入增长等因素后,选取市值最大的科技主题相关企业,成份股涵盖了港股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分享我国新经济龙头发展红利的重要渠道。该指数从香港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主要行业为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行业。该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权重股中包括了非银板块一些未在内地上市的优质稀缺标的,如香港交易所、友邦保险、ESR等。指数化投资时代,还有哪些投资工具有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下一期,我们将继续带来关于被动投资的二三事,敬请期待!风险提示:本栏目展示的所有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广发基金力求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收看本栏目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基金、基金投顾组合的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