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天天,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最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2%这一关键点位。有朋友好奇,平时看财经新闻时,也经常能看到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一指标被提及。为什么这个指标这么重要?它对各类资产的涨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首先我们要搞懂两个基本的概念:票息率和收益率。
我们都知道债券是有“票面利息”的,这个票息在发行时就会确定好,后面一般不再改变。例如有一只1年期、面值为100元的债券,如果该债券的票面利息是5元,且每年付息一次的话,那么它的票息率就是5%。
虽然债券的票息率是固定的,但由于债券价格可以变化,如果我们在价格为102元的位置买入了刚才这只债券,且到期后还是只能获得105元,那此时这笔投资的收益率就只有(105-102)/102=2.94%了。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来两点:第一,我们平时说的“收益率”,其实是“到期年化收益率”的意思,而且,债券价格的变动会导致债券收益率跟着不断变化;第二,债券价格越高,收益率就会越低,反过来,债券价格越低,收益率则越高。
另外再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和股票用价格反映涨跌不同,债券通常是用收益率来反映涨跌的,因为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出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一直持有到期,可以获得的年化收益率。
债券本质上是一个借条,如果债券由企业发行,就叫企业债;如果由国家发行,就叫国债。国债“借钱”的时间长短,有短期的1年、5年等,也有稍微长一点的7年、10年等,还有更长期的30年、50年等。
由于“10年”这个期限较为居中,且10年往往能包含一个经济周期,再加上国债的信用等级高、违约风险低,因此10年期国债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关注度,流动性也比较好。
目前,市场上许多金融资产,例如债券、股票等等,定价时都会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纳入影响因素。
也正是因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影响到其他资产的价格,所以央行会通过买卖国债、加息降息等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和影响。它是分析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投资者可以从它的走势中,了解政策和经济基本面的趋势发展。
刚刚提到,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对债券、股票以及汇率等价格造成影响,下面简单说一下影响的传导路径。

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代表10年期国债的债券价格上涨,那可能会带动其他债券的价格跟着上涨,从而利好债市表现。

因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率,如果无风险收益率较高,资金则往往不愿意投资较高风险的股票,从而对股市形成压制,股市或会面临震荡回调的压力。

市场上的资金往往会追求更高的收益率,例如在美联储降息之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高达5%左右,而我们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2%左右,人民币汇率因此不断承压。此前,最低的时候1美元可以兑换7.3元人民币左右,近期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及落地,现在1美元只能换7元人民币了。
当然,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是各类资产定价的影响指标之一,对于资产价格的判断,在实际投资中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共同考虑。
既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如此重要,那平常我们要怎么查看呢?几个常见方法供参考:
大家可以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政府网站,或是新浪财经、英为财情等财经网站中查到10年期国债收益率。
如果大家有下载Wind或者Choice等金融终端,也可以在终端内进行查询。
以Choice手机APP为例,进入APP首页后,点击“更多”,在行情栏中点击“债券”,再点击“利率矩阵”,最后找到纵坐标为“国债”、横坐标为“10Y”的方框,框里的数值就是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了。
图1:Chioce终端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查询路径
资料来源:Choice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平台上看到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有些区别。这是因为,期限为10年的国债不只有1只,有些平台会始终显示交易最活跃的一只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有的平台则是显示最新有成交的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
《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