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向上,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中证A500指数自2024年9月发布以来,就一直稳坐市场“顶流”的位置,受到投资者大量的关注。
截至2024年末,与中证A500挂钩的基金产品规模合计已超过了3000亿元,中证A500已经成为规模增长最快的宽基指数,目前也是规模第二大的宽基指数,可见市场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
想跟踪投资中证A500,现在已经有相当丰富的工具,比如场内可以通过ETF投资,场外也有大量的ETF联接基金和普通指数基金。
不过也有些小伙伴会想,有没有一些产品,能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再获取一些超额收益?
有这种需求的朋友,其实可以关注一类特殊的指数品类——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A500指数增强到底“强”在哪里吧。
指数增强基金,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解释,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它相当于指数投资的“Plus”版,在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再增加来自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
一般来说,指数增强基金中,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余下的资金,基金经理可以基于量化分析、基本面研究等方法,适当去投资一些基本面较好、股价被低估、存在重大投资机会的优质证券,力争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
有朋友可能就要问了,虽然基金名字中带了“增强”二字,但实际上效果怎么样呢?真的能做到“增强”吗?
我们来看下整体的历史数据,从年度收益的维度来看,自2019年以来,指数增强型基金相较于指数型基金,绝大部分的年份里都跑出了超额收益,“增强”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
图1:指数增强型基金VS指数型基金
年度收益率对比
图2:指数增强基金VS指数型基金
2019年以来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增强基金以万得指数增强型基金指数为代表,代码885044.WI,指数型基金以万得指数型基金(加权)总指数为代表,代码885037.WI。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所统计数据,指数增强基金在有效跟踪指数的前提下,叠加主动增强或量化增强策略,获得的超额收益相对稳定。
大部分的权益指数增强型基金,从历史业绩看,中长期都跑赢了基准,其中在近10年、近7年、近5年的中长周期中,即使是业绩排名后25%的权益指数增强型基金,也将业绩比较基准甩在了后面。
图3:权益指数增强基金相对于
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数据截至2024月10月31日。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另外,不同市场背景下,指数增强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易度也不同。在个股离散度较大或是风格鲜明的年份里,超额收益显著更高。
之前的节目曾跟大家提到,中证A500指数行业覆盖面广,市场代表性强,能及时跟上经济发展趋势,反映市场环境变化,因此,相关的指数产品可以考虑作为账户权益部分的底仓品种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ETF、ETF联接、普通指数基金、增强基金这么多的品类,又该怎么选择呢?
答案就是,结合你的投资需求和投资预期,分情况来看。
中证A500ETF、ETF联接和普通指数基金,运作目标是紧密跟踪指数,误差越小越好。所以如果你的需求是要跟市场指数表现一致,误差不能偏离太多,那就可以考虑选择这3类常规的基金。
而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收益中的一部分来自主动管理的仓位。如果你希望在挂钩指数表现的同时,允许稍大的偏离误差,追求更大的收益弹性,那就可以考虑这一类指增产品。
不过,最后也要再提醒大家一句,后者的增强仓位属于主动管理策略,并不保证一定就能获得正收益,也就是说,指增基金不是100%能获得超额收益,也会有产品跑输指数的风险哦。
《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