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小雨,欢迎收听本期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不知道小伙伴们留意到没有,今年各大财经评论区里,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固收+”基金了。
目前市场上的“固收+”产品,数量已经超过千只。怎样从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基金中选出适合自己的那一只,也就成了很多基民朋友研究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固收+”基金是一种大类的统称,这类基金通常以债券等稳健类资产为底仓,同时配置一部分股票等风险稍高的资产来提高收益弹性。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基金虽然都叫“固收+”,细分下来却也有不少类别,例如比较常见的有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等等,它们的收益表现和波动情况都有着不小的差异。
这除了和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的股债配置比例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像二级债基,主要投资债券市场,权益仓位一般不超过20%,而偏债混合型基金,权益仓位上限则可以提升至30%,二者相比,后者的风险收益水平显然就更高了。
所以大家在选“固收+”时,可以先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回撤的忍耐能力,去看自己能接受多少的权益仓位占比,然后再选对应类别的基金。

可以通过基金的季报、半年报等定期报告,来观察一只基金的权益仓位哦。
选好了类别后,在具体基金的筛选上,又该如何操作呢?
咱们买基金,当然都希望买到既能赚钱,风控能力又好,性价比还高的产品。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的筛选方法与指标吧。
投资“固收+”的朋友,想来大多都是期待能在长期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固收+”基金的收益目标往往也是长期的,毕竟,如果追求短期排名而采取激进的策略,便容易将产品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下。
因此,我们选择“固收+”时,可以着重关注产品1年、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业绩表现。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按照收益率排名,先筛选出一部分近1年、近3年、近5年业绩排名均位于同类前列的“固收+”基金。
“最大回撤”是用来衡量基金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基金净值从高点往低点回调时所发生的最大回调幅度。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一段时间内,买入某只基金,最倒霉的情况下会亏多少钱。
在选“固收+”基金时,我们可以关注目标产品的历史上各个区间的最大回撤,判断有没有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排除掉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卡玛比率”是常用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这一指标衡量的是基金在承担风险时的收益能力,也就是“承受每一单位损失时能够得到的收益率水平”。

卡玛比率 = 区间年化收益率 / 区间最大回撤
很多朋友选择“固收+”基金,就是想在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回报。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基金的回报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卡玛比率相当适合用来评价“固收+”基金的业绩。
当我们拿几个“固收+”产品进行比较,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卡玛比率越高越好。一般认为,卡玛比率不低于2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