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财学堂>投资进化论>全集
3800点!怕追高又怕踏空?试试这3招
发布时间: 2025-08-26来源:广发基金
00:00


 广发投资进化论 

大顺.jpg
大顺 | 今日主播
 广发基金投教基地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大顺,欢迎收听本期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8月的A股市场可谓涨势如虹。上证指数的总市值在8月18日当天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指数又在8月22日当天突破3800点,再创近10年新高。

市场持续回暖,但有些朋友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看着指数不断攀升,担心不及时入场会错过更多的行情;可真要下定决心买入,又顾虑股价已处于相对高位,害怕追高后回调,损失本金。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这种“既怕踏空,又怕追涨”的矛盾心理,让很多朋友既纠结又焦虑。那么,大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呢?

首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做判断时,容易受最初获得的信息或印象(即“锚”)的影响。

就像在近期的市场中,有的朋友锚定了指数前期的低点,现在指数上涨,就觉得偏离了心理预期,不敢轻易入场;而有的朋友则锚定了历史高点,认为当前还有上涨空间,不买就会错失机会,内心同样焦躁不安。

其次,损失厌恶也是导致焦虑的关键因素。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会认为损失更难以忍受。

投资者害怕追涨后出现下跌,同时,又害怕不买入会错过上涨的机会,而错失收益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被视为一种损失。这种对潜在损失的厌恶,加剧了这些朋友的焦虑。

另外,信息过载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焦虑。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海量的市场信息。但庞杂的信息真假难辨、观点不一,普通投资者很难快速精准地筛选出有效内容。这种对信息的不确定感和无力感,很容易让人陷入决策困境。


面对投资焦虑,如何破局?

了解了产生焦虑的原因,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应对?以下几个方法,或许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1. 坚持“什么钱配什么产品”的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资金的来源、投资期限等因素,选择匹配的投资品种。这一原则的重点,不是关注“买什么产品更赚钱”,而是关注“用什么钱配什么产品”

如果是短期内可能需要用到的资金,比如几个月内就要用的生活费、特定用途支出等,就不太适合投入到波动较大的权益类产品中,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稳健型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长期不会用到的“闲钱”,就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适当配置一些追求更高风险收益的产品。比如一个人的风险偏好很高,就可以关注一些业绩优秀的偏股型基金,或者潜力高、空间大的权益指数基金。A股整体具有向上的趋势,利用“长钱”来拉长投资期限,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抵御短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2. 搭建合理组合体系,做好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的优势不是“多赚”,而是让投资组合走得更平顺,同时减少投资者“后悔”的概率。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既可以让大家参与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也可以避免大跌所带来的巨额损失。

这里介绍两个常见且实用的资产配置策略:杠铃策略、“核心-卫星”策略。

(1)杠铃策略

这一策略的优点在于,既考虑了资金的安全性,又保留了获取高收益的机会。


具体方法是把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入到波动较低的稳健类资产上,比如债券基金、“固收+”基金、高股息红利基金等,目的是提供稳定性;另一部分则投入到高弹性、高潜力的资产上,比如近期热门的创业板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等,目的是博取高回报。


(2)“核心-卫星”策略

这一策略以核心资产(占比60%~80%)为基础,搭配卫星资产(占比20%~40%)进行投资。


核心资产适合配置长期能穿越周期的品种,主要负责稳住基本盘,常见的品种一是“固收+”类产品,二是市场表征性较强的宽基指数,比如中证A500、创业板等——因为它们覆盖范围广,能反映市场整体走势,且风险相对分散。


卫星资产则适合配置高弹性、高潜力的品种,主要负责捕捉结构性机会,一般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所看好行业的指数基金。比如看好科技方向,就可以关注港股通科技、科创AI等指数;看好创新药,则可以关注港股创新药指数等。

3. 学会管理投资情绪

也就是把关注点从“怎么赚钱”转换到“用什么方式管理情绪”上。

前面提到的资产配置,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情绪的办法,当投资组合整体表现稳定时,人们就不会因短期的波动而过度焦虑。

此外,定投也是一种不错的情绪舒缓法。假设一个人持续地定投,如果市场上涨,已有的仓位可以享受上涨的收益;如果市场下跌,又正好能满足“回调吸筹”的需要,即使一时亏损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

投资本身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难做到“完美”。因此我们的目标不是“精准地抓住每一个上涨的波段”,而是“在合理的区间介入,获取趋势中的一部分收益”


转变投资心态,坚守“什么钱配什么产品”的原则,合理搭建资产配置组合,学会管理投资情绪——这或许就是当下多数投资者走出心理困境的破局之道。

以上就是本期要分享的全部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们下期再会。

《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全集
2025-08-29
混圈必备!看懂指增基金“黑话”,搞懂“增强”原理
2025-08-29
4月以来反弹34%,创业板指为啥能够“跑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