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3年初,美国商品ETF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2013年初达到峰值的1200亿美元,随后经历4年的回落,从2017年起规模又开始逐步回升。截至2019年9月,美国商品ETF数量达到149只,总规模约为850亿美金。
按照产品类型来看,主要分为六大类别,分别为:
1.贵金属:主要有黄金、白银、铂金、钯金等。
2.能源:主要有原油、煤炭、燃料油、天然气等。
3.广义商品:主要是综合类型的商品指数。
4.工业金属:主要有铜、铝、锌、铅、镍等。
5.农业: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麦等。
6.畜牧。
数据显示,贵金属ETF占所有ETF的比较最高,达到85%,其次为商品综合指数以及能源类ETF,占比分别达到7.66%和5.98%。
自2013年第一只黄金ETF在国内诞生以来,商品LOF以及商品ETF在2019年迎来快速发展,产品数量从2013年3只提升到8只,规模4亿元增长到166亿。
未来,国内的原油ETF以及其它类型的商品ETF各家基金公司都在积极准备,不久将来商品ETF会越来越丰富。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受全球宏观市场环境及商品供需等因素影响,与股票的相关性低,其中像黄金、白银、豆粕等商品类别和股债具有负相关性,在大类资产配置当中可以起到降低组合波动从而增加组合风险收益比的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以2019年全年数据为统计样本,发现中证100和创业板指数与黄金、白银和豆粕等商品是负向相关的关系,与原油期货是弱相关。
商品指数基金它是以市场中某一商品指数为基准,通过复制的方法建立一篮子商品组合,跟踪指数变化的投资基金。
商品指数基金不采用卖空策略,也不使用资金杠杆,即按照期货合约的名义价值构建期货合约投资组合。
商品指数基金对商品市场的投资主要通过投资与商品相联系的衍生金融工具,如商品期货,期权和商品互换等,不直接投资现货商品。采取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所跟踪的商品指数包含的一篮子商品期货中不同品种的权重买入并持有商品期货。由于不参与实物交割,商品指数基金通常不会买入邻近到期月份的合约。因此,商品指数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商品价格上涨。
商品指数ETF(Exchange-Traded Fund,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它通过跟踪商品指数,获得和基准指数相近的收益率,并通过ETF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套利机制消除净值与交易价格的偏差。ETF由于门槛较低,买卖容易,更受散户投资者欢迎。
商品ETF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实物支持与非实物支持两类。
(1)实物支持ETF直接持有实物资产。目前实物支持商品ETF基本都属于贵金属类,因为实物商品中贵金属的流动性较好,单位价值较高,易于储存。
(2)非实物支持ETF并不直接持有商品资产。持有与实物资产相关的期货衍生品,实现对大宗商品价格或者指数的跟踪或投资,目前主要覆盖工业金属、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及其指数。
商品指数基金作为指数基种类中的重要一类,主要有以下四大重要作用。
(1)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商品指数基金与股票指数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相关度不高,可以作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2)提供抗通胀的工具。在CPI上行的过程中,可以投资农产品等商品指数基金对冲物价上涨的风险。
(3)丰富投资的策略。对于宏观对冲、量化策略等投资机构而言,商品ETF产品极大丰富了它们的投资策略。
(4)价格风险管理。现货企业可以很便捷的参与商品指数ETF交易,进行价格风险管理。
文章来源:老罗话指数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