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小沨,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近期美联储降息,国内货币政策组合拳落地,大伙儿对债市的后续表现也充满了期待。不过,在面对债券基金的选择时,不少朋友却犯了难:市场那么多的短债基金和中长债基金,它们有什么区别,买哪种更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纯债基金中的“短债”和“长债”,描述的是基金主要投资债券的剩余期限,也被认为是债券基金组合的久期。

剩余期限:指债券距离最终还本付息还有多长时间,一般以年作为计算单位。
短债基金主要投资于剩余期限较短的债券,一般是指在397天或更短期限内到期的债券。中长债基金则主要投资于剩余期限大于1年的债券,比较常见的是3~10年,不过有时中长债基金的投资范围也不仅限于长期限债券,短期债券同样也可以投资。
每只债券基金具体的投资范围和债券期限,可能各不相同,建议大家查询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以其为准。
举个例子,如下图所示,某短债基金的招募说明书阐述了该基金的投资范围,其中就特别提到,该基金所投资的短期债券指的是“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含)的债券资产”。
图1:某短债基金的投资范围
再举一个中长债基金的例子,下图中的某中长债基金,其招募说明书对于可投资的债券的期限,就没有特别严格的约束,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更加灵活地调整债券久期。
图2:某中长债基金的投资范围
面对债券基金是买“短”还是买“长”的问题,我们不妨结合收益和风险两方面来考虑。
其实如果只看收益的话,可能很多投资者都会更多地关注中长债基金。从2015年至今的数据来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年度收益在大部分年份里都超过了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
图3:不同期限的纯债基金指数各年收益
(单位:%)
数据来源:Wind,2024年数据截至2024年9月23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但收益高,就意味着债券基金选择“长”的更好吗?
盈亏同源,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道理,在债市中同样适用。正常情况下,中长债基金的风险会比短债基金的更高一些。同样是2015年至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从回撤这个角度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年度最大回撤,在大部分年份里也都超过了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
图4:不同期限的纯债基金指数各年最大回撤
(单位:%)
数据来源:Wind,2024年数据截至2024年9月23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究其原因,还是和债券的久期息息相关。久期越长,代表债券暴露在市场里的时间就越长,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也就越高;另外,长久期债券的价格,对利率的变化也会更敏感。
短债基金因所投债券的到期时间比较近,久期较短,因此在市场资金面变化、利率波动的时候,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最终反映在产品上,就形成了波动较小、更为稳健的特征,当然,收益率也较低。
而中长债基金,久期相较之下可能更长,利率变化时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大,因此净值波动幅度也会更大一些。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在选择债基时,可以综合考量个人投资需求与外部市场环境两大因素。
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如果预期的投资时间较短,更看重投资品种表现的稳定性,短债基金可能会是更合适的选择;如果预期可投资的时间较长,能接受一定的波动,并希望获取更高的收益率,则可优先考虑中长债基金。
中长债基金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当利率持续下行、债市迎来牛市行情时,中长债基金的表现整体上可能会比短债基金更好;反之,当利率持续上行之际,中长债基金整体的回调可能更大,此时选择短债基金,或能更平稳地渡过震荡期。
《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