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客服热线:9510 5828

投资进化论

怎么做才能提升盈利体验?这份白皮书的答案是……

日期:2022-12-21
0:00
0:00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六六首席,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1214日,广发基金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正式发布《中国基金投资者调查白皮书——投资者盈利体验调查(2022)》(下称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深入剖析了基金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并且对投资者优化盈利体验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今天,六六就结合这份白皮书的内容,跟大家详细聊聊其中的重点结论。

我们先看看白皮书调查到的投资者盈利体验现状。

整体来看,受访的投资者中,绝大多数都对于其投资基金以来的盈利体验感到基本满意。有41.08%的人认为达到预期32.73%的人认为超出预期。可见,受访者对于基金盈利体验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而在这部分盈利体验超出或达到预期的投资者中,53.77%的人认为,自己盈利体验较好的原因是产品波动匹配自身承受能力——这也证明了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在提升盈利体验方面非常重要。

让六六感到欣慰的是,在受访者中,有超6成的人认为,提高盈利体验的最好方式是管住追涨杀跌的手。可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认识到拉长持有期、减少频繁操作的重要性了。

事实上,白皮书用了相当大一部分的篇幅在回答“如何优化基金投资体验”这个问题。其中,对于个人基金投资者的建议,概括来说就是两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基金、改善自身投资行为

一、选择合适自己的好基金

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基金?白皮书给出的方法是两步走:

第一步:认清自身需求,匹配合适基金

“好基金”的“好”并不意味着收益最高,而是“适合自己”。

我们常说基金的收益和风险往往是对等的,高收益的背后也蕴含着高波动。收益再高的产品,一旦和个人风险收益不匹配,也很可能由于波动等因素在低点赎回,持有体验仍是不佳。

从受访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分布来看,超七成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偏好为谨慎型。那么对这些人来说,高仓位的股混型产品虽然收益相对可观,也不建议在组合中配置占比过高。

认清自身需求,选择风险匹配的产品,是投资者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一环。

第二步:借助专业机构,缩小聚焦范围

在具体的基金筛选环节,由于市面上产品众多,投资者也常常面临无从下手的困境。对于不具备专业背景或投资经验不够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可以考虑借助FOF产品和投顾服务等,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后续的选基行为。

二、改善自身投资行为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指出,申购赎回等行为对于基民获得感的影响,要大于净值增长率对于基民获得感的影响,即“管住手可能比选好基金更重要”。

基于此,投资行为的有效改善,将有助于提升基民的获得感

白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许多投资者在申购赎回操作上受情绪的影响较大,许多人完全基于净值上涨下跌做决策,而忽略了市场是处于牛市还是熊市的状态。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算科学,带来的可能很多时候也是负反馈。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认为,在上涨市场中,净值上涨基金的投资者如果选择持有基金不动,则获得感可能更好。因为在上涨市场中,无论申赎,都可能会错过期初上涨或后期冲高,导致投资者盈利体验低于基金的净值增长率。

而下跌市场中,无论申赎均有可能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原因在于在下跌市场中,无论申购还是赎回,都可能会产生低位加仓摊薄成本或者及时止损的效果,使得投资者获得感好于净值增长率。

概括来说就是,牛市中应该管住手,不随便赎回以及追涨,而熊市中则较为适合根据投资目标及时调整仓位或结构。做到这两点,将有助于提升账户整体收益。

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判断牛熊市比较困难,白皮书也给出了两种应对方法:

方法一:选择契合个人风险偏好的投顾服务或是FOF产品,并坚持长期持有。

投顾服务和FOF产品背后有专业管理人打理,相比普通投资者对于市场的冷热感知力更强,同时其基于大量数据研究以及信息整合后做的决策,也相对更理性。

方法二:通过定投淡化择时。

虽然定投本身不能进行高低点择时,但通过淡化牛熊择时,可能更好地避免追涨杀跌行为。

以上就是本期六六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讲述的方法,可以给大家的投资提供一些帮助。

听众朋友们有什么投资困惑,可以在下方文字版中点击图片入口,向我们提问。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可以获得精装理财书籍《战胜华尔街》1本。

↓ 点击下图去提问

提问插图.png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是六六首席,我们下期再会。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返回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