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都跌成这样了,怎么基金经理还不减仓?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大顺,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跨入2022年后,市场没有出现机构预期中的“开门红”,而是持续回调,创业板更是连跌了6个交易日,区间跌幅为8.02%。
大顺接触的高净值客户中,有的来跟大顺反馈,自己账户近一周的亏损金额达到了6位数,一时间有点无法接受。在账户短期亏损较大的情况下,这些朋友也很郁闷:“市场都跌成这样了,基金经理就不会减仓吗?怎么就跟市场硬刚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基金在大跌中减仓的问题。
基金有严格的仓位限制
事实上,有时不是基金经理不想减仓,而是不允许减啊。我们都知道,基金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等不同类型,而不同种类的基金,允许投资股票资产的比例区间也不相同,这在招募说明书上是有严格规定的。
例如,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一般就规定不能低于80%。我们可以看下面某只基金的招募说明书,投资范围里规定,其股票资产的占比为80%-95%。也就是说,哪怕在市场大跌的时候,这只基金也要保持80%以上的股票仓位,基金经理就算想减仓,也会受到限制。
数据来源:某股票型基金招募说明书
所以,大家在购买基金之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销售平台展示出来的基金基础资料,要了解清楚了这只基金的投资范围和仓位要求后,再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合适的基金品种。
对于股票仓位高的品种,可以通过控制总的投入金额来降低市场波动对我们账户的影响。
基金经理偏向从中长期的视角去投资
当然,也会存在明明仓位没有什么限制,但基金经理仍然不减仓、或者减得不多的情况,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做投资的时候,我们应该剖析一下收益的来源:如果股价的变化单纯来源于炒作和博弈,这种收益来源很可能是不能持续的;但如果收益来源于企业自身的成长,那么陪伴一个优质企业逐渐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则可能会远高于频繁交易带来的收益。
正因如此,相比于择时和短线频繁交易,大多数基金经理会更愿意关注企业本身的发展。通过持续的深入研究,挑选出中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的股票,这比市场短期的涨跌更重要。只要方向对了,途中有一些波折也是可以忍受的,关键是要能坚持到抵达终点的那一天。
事实上,历史数据已经验证过很多次,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机构,都很难做到精准择时,而频繁交易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经常会给投资收益带来负面影响。
大顺平时在和基金经理交流的时候,也了解到有些人过去也曾经做过一些择时和仓位管理,但长期下来发现效果不佳,最终还是放弃了择时交易这条路,决定选择自己中长期看好的品种,坚持做长期价值投资。
总结
总结一下,在面对大跌时基金仍不减仓,一般来说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1.受基金规定仓位的限制,没办法减仓。
2. 相比于短期涨跌,基金经理可能更偏向从中长期视角来投资。
其实养基最忌讳的就是“两看两生厌”,长期持有一只基金的基础,是对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和投资能力的认可。如果不认可,那就没有必要苦苦纠缠,一边持有一边吐槽。不然,糟心的不还是自己吗?
反之,如果我们仍然看好自己选择的基金经理,那不妨多给对方一些时间和信任,少一些抱怨和指责,相信坎坷之后,终会迎来坦途。
最后,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投资顺利,收获满满。
好了,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听众朋友们还有什么投资困惑,可以在下方文字版中点击图片入口,向我们提问。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可以获得精装理财书籍《股票作手回忆录》1本。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是大顺,我们下期再会。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