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客服热线:9510 5828

买债or买股?当下市场如何配置?“杠铃策略”了解一下

日期:2024-03-22 来源:广发基金
0:00
0:00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向上学长,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当下的市场,应该用怎样的策略来应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债券是最好的避风港,应该提升债券的比例,有的觉得现在权益市场整体低估,应该加大布局的力度……
  究竟是买债,还是买股,还是什么都买点?众说纷纭的讨论中,“杠铃策略”这一配置方法,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被各种市场观点所提及。
  有小伙伴来咨询,希望我们能讲讲杠铃策略。那么今天学长就和大家聊聊,什么是杠铃策略,以及在资产配置实践中该如何应用这一策略。
  01 什么是杠铃策略?
  杠铃策略起初是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生活态度,即避免习惯性地进行平均(中庸)的决策,提倡同时采取两种极端的策略,就像中间细而两端大的杠铃一样,从而形成一种反脆弱系统。
  作者认为,杠铃策略会通过减轻脆弱性、消除伤害导致的不利风险来增强反脆弱性,也就是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同时确保获得潜在收益。
  这里的两种极端策略不代表高风险,而是指风格鲜明的策略。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也有意无意地也会寻求这种稳定结构的搭配。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家庭中,丈夫是IT大厂程序员,妻子是教师,丈夫的工作虽然稳定性不高,但收入高,妻子的工作收入可能一般,但比较稳定。这种工作结构,相比于夫妻均是大厂员工,具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相比于夫妻均是教师队伍,收入水平可能更可观。
  02 投资中的杠铃策略
  那么在投资领域,杠铃策略是如何体现的呢?
  在投资中,人们常常想做到“既要又要”,比如,既希望自己的投资组合具有相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不至于有过大的回撤,同时又希望它能有机会获得高回报。
  这一目标能不能实现?要怎么实现?杠铃策略,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答案。
  纳西姆·塔勒布在书中曾这样描述过杠铃投资策略——
  “如果将90%的资金都放在极度安全的金融工具上,剩下10%的资金则投资于风险很高或者说极高的证券,那么你的损失不可能超过10%,而收益是没有上限的。”
  也就是说,他将资产同时分布在低回报低风险、高回报高风险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品种上(保守和激进就好比杠铃的两端),其中,低风险资产的比例较大,高风险资产的比例较小,由此,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争取“让收益奔跑”。
  这种把资产分配到两个极端的配置方法,好处之一就是有助于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即便高风险投资不理想,低风险资产也大概率能提供一定的回报,维持整个组合的稳定。
  另外,这种策略也能帮持有人减少情绪上的焦灼。当人们大多的资产都在低风险部分时,即使高风险资产出现大幅波动,也不至于惊慌失措,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03 杠铃策略在实践中如何应用?
  有人说,这杠铃策略理论上听起来挺不错的,那实践中该如何应用呢?下面学长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简单版本
  进行“股+债”的大类资产配置,即将资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类资产,避免全押某一类资产,也放弃单一集中在“混合类”产品中。
  进阶版本
  在股债搭配的基础上,针对债券类和权益类资产分别再做第二次的“杠铃式”分配。
  1.债券资产的杠铃策略:比如可考虑“长债+短债”的配置方案,即集中投资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降低中期债券的权重。短债类产品的久期短,回报较低,但胜在较为平稳;长债类产品的久期长,波动较大,但收益弹性也大。 
  2.权益资产的杠铃策略:配置方案中,可以考虑一部分资产偏向防御型,一部分偏向高成长型,比如“高股息/红利低波+科技”。如果没时间挑选股票或基金,也可以考虑指数组合,比如“沪深300指数/红利指数+科创50指数/中证1000指数”等等。这些搭配都属于防守和进攻并重的结构。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杠铃策略”的特点,即将风格极致化和分散化,以此来达到风险对冲的目的,进而帮助账户维持稳定状态。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能对杠铃策略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以上就是本期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是天天学长,我们下期再会。

↓ 点击下图去提问 ↓

 提问插图.png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返回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