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客服热线:9510 5828

投资进化论

学会应对亏损,是投资的必修课

日期:2022-02-21
0:00
0:00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六六首席,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我们先来看本期客户的问题:

本期提问

买基金跌了百分之二十多,不想割肉怎么解决?

在近期的市场环境下,一些朋友持有的基金可能面临着浮亏,有些浮亏的幅度可能还挺大。

“怎么应对亏损”,最近也再次成为六六在日常工作中和客户交流得最多的问题。今天六六就借节目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不同的亏损原因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在六六看来,有时我们从表面上看,可能只是看到“基金亏损了”这一个表象,但背后引发下跌原因却可能是各有不同的,而面对不同的诱因,我们后续要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一样。

所以无论你是想割肉、想躺平、还是想补仓,在操作之前,都应该先做一件事:分析产品亏损原因。摸清了底层的逻辑,操作起来才能有理有据,心里不虚。

而引发基金短期下跌的常见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六六也顺便讲讲相应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原因1市场处于调整的大环境中

在市场泥沙俱下的阶段,大部分的板块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调整,基金受大环境影响,也很难幸免。

这种时候,我们不妨先抛开市场的因素,先去检查一下自己的基金,问几个问题: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有没有改变,布局的板块是不是仍然长期看好,投资的企业是否出现经营上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正面的,那我们可以先放一半的心。市场情绪带动的调整,多数是比较短期的,或许淡化对短期波动的敏感度、静观其变,是一种比较不错的应对选择。

当然,如果不想那么“佛系”,我们也可以选择新增相应产品的定投,趁机积累更“便宜”的基金份额。

原因2不当的投资行为导致亏损

六六平时和客户接触时,发现有不少人喜欢在市场热度很高的时候买入基金,什么基金最受追捧就买什么。

如果问他们有没有仔细研究过基金的投资逻辑,有没有分析过投资的可持续性,有没有长期的操作计划,也很少有人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盲目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的情况仍然常见,而这些投资行为,就很容易导致亏损。

如果是因为缺乏对产品和市场的研究、追涨杀跌,造成了投资的亏损,那六六觉得,当务之急还是要先重新了解你的基金,搞清楚它的配置价值,例如行业前景、估值高低、基金经理投资逻辑等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确定是卖掉还是继续持有。

然后再给自己制定一个中长期的投资计划,其中列明投资纪律,比如这一笔投资要投多久,遇到什么情况必须止盈,什么情况必须止损,加仓和减仓的节奏等等。

举个例子,比如某只基金所重仓的板块前期已经有较大涨幅,目前行业估值水平很高,同时也没有能说明它具备长期投资逻辑的因素出现,那这时,我们可能就要考虑在上涨交易日,分批止损了。

原因3基金本身的操作思路发生了变化

有些基金净值下跌,也可能和产品近期的操作思路发生变化、或者风格发生了漂移有关。

例如基金经理把重仓的A行业调仓到了B行业,但B行业目前还处于左侧阶段,那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的亏损。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我们就要重新审视并判断自己是不是还认同基金经理的观点。

选择继续相信基金经理的,那可以继续坚持;觉得已经完全偏离了购买时思路的,那可以考虑抽身,转去配置一些与自己投资思路更匹配的产品。

 

补仓也要讲方法

市场调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想抄底、想补仓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经过分析,确定了要补仓,那六六在这里也跟大家说说一些补仓的注意事项:

1. 慢节奏补仓

对涨跌进行精准的预判是很难的,所以在补仓的时候,即使我们手头有充足的资金,也应该以慢节奏进行补仓,一下子把子弹都打没了,万一市场继续下跌,那可太难受了。

所以,静静观察,不着急马上把仓位打满。这样我们才能以一个更从容的心态,去应对市场后续的表现。

2. 补仓的价差不应过小

当我们明确了补仓的节奏之后,就要考虑第二个问题:要拉开多大的价差,才进行下一次的补仓?

有些客户每跌个2%3%就补一次,那子弹很快就打完了。补仓的批次之间最好预留较大的价差,不然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幅度设定好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以及严格遵守补仓纪律了。

以上就是本期六六想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听众朋友们还有什么投资困惑,可以在下方文字版中点击图片入口,向我们提问。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可以获得精装理财书籍《股票作手回忆录》1本。

↓ 点击下图去提问

提问插图.png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是六六首席,我们下期再会。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返回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