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客服热线:9510 5828

投资进化论

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要换基金吗?

日期:2022-10-19
0:00
0:00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帆帆,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周,市场经历了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周一周二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后开始逐步修复。

其中,上证指数上行1.6%,沪深300上行1.0%,而中小综指和创业板指反弹3.3%6.4%。具体到行业层面,医药生物大幅反弹7.5%,电力设备上涨7.3%,农林牧渔上涨7.2%,表现靠前。

市场回暖,想必持有上述板块的基民们,基金账户也回了一点血。但也有朋友发现,手上的基金没怎么涨,眼看别人吃了肉,自己却连汤都没得喝,这心理啊,瞬间就不平衡了,心想这只基金是不是凉凉了?

对于自家基金跟跌不跟涨、不如“别人家孩子”的吐槽,帆帆也经常听到,因为这种情况真的是再常见不过了,谁没遇到过几次别人“坐火箭”自己原地踏步、别人稳稳当当但自己“高台跳水”的情况呢?

当心理预期和基金实际表现出现偏差,有些朋友就会对手中的基金非常不满,这种时候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换个基金?

对于这种情况,帆帆的观点是,基金可以换,但前提是要在正确地评价和比较之后再更换。而在比较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同类型”原则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基金的比较最好是遵循“同类型”的规则

比如,帆帆就曾遇到过几位客户,买了“固收+”基金,在市场涨的时候抱怨其表现赶不上其他的股票基金。这种判断,其实就有失偏颇了。

 “固收+”本身就立足稳健,大部分仓位投资于债券,市场上涨时赶不上高仓位的基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能以此评定它的业绩表现

咱们还是要在同类型产品内作横向比较,得出的结论才更为合理

 “多阶段”原则

再就是阶段性的问题。在比较基金业绩的时候,只看单一阶段的业绩是非常片面的做法,我们更提倡大家多阶段去比较,尤其要注重长期的业绩

举个例子,上周市场最亮眼的仔是医药行业,相信很多人都会羡慕那些手持医药基金的朋友。但光凭一周的表现,难道就能说明医药基金比我们手中持有的基金要好吗?

如果把时间从近1周拉长至近半年、近1年来对比它们的业绩,相信大家都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所以,过于关注短期业绩,可能会让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拉长时间再去比较,得出的结论也会相对更客观

 “匹配性”原则

最后谈谈匹配的原则,对于一只基金好坏的评定,除了它自身的业绩表现外,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匹配投资者的需求,是否符合我们的投资目标

很多投资者时常感到焦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热衷跟别的基金做对比,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好,而没有进一步去思考它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一只股票型基金在激进者眼中可能是冲锋陷阵的绝佳利器,但如果到了稳健者手中,或许就变成了让其寝食不安的罪魁祸首。

全市场基金数量已过万只,盲目比较收益,很容易让我们迷失在投资的丛林当中。因此,除了同类产品之间的比较外,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基金表现和自己最初设立的投资目标之间的对比

如果在多方比对过后,发现一只基金的表现不及同类,也没有满足我们所期望的目标,这时再来谈更换基金的事,或许才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好了,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听众朋友们还有什么投资困惑,可以在下方文字版中点击图片入口,向我们提问。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可以获得精装理财书籍《战胜华尔街》1本。

↓ 点击下图去提问

提问插图.png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是帆帆,我们下期再会。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返回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