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客服热线:9510 5828

投资进化论

热热热热到融化!高温天气怎么影响投资?

日期:2023-07-19
0:00
0:00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大顺,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

最近这天可太热了,全国各地都进入了“烧烤”模式,多地频现40+的高温,真是出门都嫌地板烫脚。

今年夏天到底有多热?美国气候专家表示,73日至79日那周,很可能是“十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周”。而711日起,持续40天的三伏天“火炉”模式正式上线,今后还有可能多次刷新“全球最热一天”的记录。

在这热化了的天气里,咱们不妨来聊聊高温投资的话题。想不到吧,高温酷暑对投资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今天,大顺就和大家一起来捋一捋。

为什么今年夏天这么热?

今夏国内格外炎热,世界多地出现异常高温和干旱天气,主要是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中的异常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显著增温,它会破坏大气环流的正常热量、水蒸气等分布的动态平衡,抬升全球平均气温。这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预测表示,今年7-9月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年底的可能性达到90%,且至少为中等强度。

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哪些板块?

那么,对投资而言,厄尔尼诺现象会给哪些板块带来影响呢?

1.农业板块

世界气候组织已确认,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降水不足和干旱等气候极端事件,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这将导致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从而推动粮食价格上升

申万宏源研报表示,厄尔尼诺背景下,全球农产品供应结构性趋紧,推高相关农产品进口价格,并通过农产品之间的普遍替代性,推高农产品整体价格。若厄尔尼诺状态持续,我国原糖和棕榈油进口价格或将提高

民生证券认为,厄尔尼诺发生概率再度上调后,对于白糖、棉花和棕榈油的影响较大

从数据上看,受持续高温的影响,近期白糖、可可、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均有所跳涨。

2.白电板块

酷暑之下,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的“保命神器”了。往年高温期间,空调等白电的销量多会迎来增长,今年也不例外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监控,今年空调市场仅“6 18”期间,全渠道零售量就达到了1195万台,同比增长35.9%,销售额411亿元,同比增长38%

空调市场需求的高涨,也让增强了企业的销售预期。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 7月空调内销排产1149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上涨24.7%

3.电力板块

无论是空调、冰箱,还是电扇、制冷机,但凡是家电都需要“电”来维持。因此,高温天气对电力的需求也同样产生了影响。

民生证券指出,在厄尔尼诺影响下,高温时间点较往年提前,江苏和浙江电网分别较2022年提前19天和8天负荷破亿。

根据国家能源局披露数据,6月全社会用电量7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

可以说,高温天气为电力行业提供了短期较为确定的消费需求

4.清洁能源板块

长期看,化石能源的使用导致碳排放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进程。落实“双碳”目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成为长期国策,绿色产业链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节目的最后,大顺也要特别提醒小伙伴们一句,厄尔尼诺现象是一个周期性的天气现象,它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些行业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但如果想进行季节性投资,仍要注意风险,谨慎以对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还是要重视长期投资的价值,避免过度反应和短期投机行为。

以上就是大顺本期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听众朋友们还有什么投资困惑,可以在下方文字版中点击图片入口,向我们提问。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可以获得精装理财书籍《战胜华尔街》1本。

↓ 点击下图去提问 ↓

提问插图.png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是大顺,我们下期再会。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返回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