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 | 客服热线:9510 5828

投教音频

持有期基金快到期了,是继续拿着还是赎回?

日期:2023-08-16
0:00
0:00

投资有门道,理财没烦恼。大家好,我是小沨,欢迎收听今天的《广发投资进化论》。先来看本期客户的问题。

本期提问

我买的持有期基很快到期了,请问是继续拿着,还是赎回?

过去两三年,有不少朋友买了持有期基金,如今陆续到期。最近也有一些客户来问,持有期结束之后,基金还要不要继续拿着?这一期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持有期到期≠一定要赎回

在和一些客户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客户对持有期基金有所误解,认为基金的持有期就等于基金的建议持有时长。

但实际上,“持有期”到期,只是意味着份额不再锁定,投资者可以自由赎回,并不意味着投资的结束。一个三年持有期的基金,不是说过了三年之后就一定要赎回,大家可以在观察评估基金之后,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持有

持有期即将到期,留不留?

那么,在持有期即将到期的关键节点上,应该如何抉择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看看到期后是留还是走。

1. 市场情况是否发生较大变化?

市场的情况瞬息万变,很多时候,持有期前期的市场和后期的市场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市场的估值高低不一样,风口的行业也有所变换。

因此在持有期到期时,我们需要关注市场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当然,尽量关注长期的趋势变动,而不是短期的波动。例如,市场估值是不是已经很高了,行业长期还有没有增长空间等等。

如果市场的估值仍在合理的区间,政策面、基本面都仍有利好支撑,同时自己也没有急着用钱的需求,那么不妨考虑继续持有看看

2. 基金和投资需求是否仍然匹配?

在持有期内,不仅市场,基金本身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更换基金经理、改变投资策略等等。因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持有基金,看是否出现重大变动。

同时,也不要忽视自身投资需求的变化。一般来说,过了两三年,一个人的风险偏好、资金使用期限等投资要求也可能会有所改变。

如果自身投资需求与持有的产品特性已经不匹配了,那可以趁持有期到期,考虑赎回基金或者是更换基金;要是依然是符合投资需求,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

3. 如果赎回,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是否赎回到期基金,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有没有更好的去处。过往小沨也遇见过一些客户,没考虑清楚就卖掉了持有基金,结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过段时间只好又把原基金以更高的价格重新买了回来。

市场的走势难测,每一次的投资决策其实都是有风险且结果未知的。在投资时点的把握上,没有人能保证一定能卖在高点,买在低点,而且每操作一次买卖,也要考虑手续费和资金的时间成本的折损。

所以,如果暂时没有更好的赎回资金的处理方案,大家也可以不用急着卖掉基金,继续静观其变可能会是更合理的选择。

4. 重新审视投资中时间的力量

在一些朋友眼里,“长期投资”“长期持有”可能已经是一碗喝多了的“鸡汤”,但如果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不可否认的是,这仍然是无数经历市场风雨的投资者们用自身经验总结出的一条投资之道。

2022年公募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显示,投资者盈利情况与投资时长之间虽然不是线性递增的关系,但大体上看,投资时长在“36-60个月这个区间的投资者,盈利人数占比与平均年化收益率等数据相比于短期的投资,增幅还是比较可观的。

图:近五年不同持有时长的投资者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2022年公募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

当我们基金的持有期较短,例如1年或是6个月等等,不妨思考一下是否愿意继续延长持有时间。对于一些优秀的产品而言,多一些耐心,或许能带来更大的惊喜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节目内容——

1)持有期不是投资的终点,在评估基金之后,投资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持有。

2)是留是走,从4个角度思考:

市场环境发没发生重大变化?

持有的产品和投资需求还匹不匹配?

如果赎回,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对于优秀的产品,是否愿意给予更多的耐心?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听众朋友们还有什么投资疑问,可以在下方文字版中点击图片入口,向我们提问。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可以获得精装理财书籍《战胜华尔街》1本。

↓ 点击下图去提问

提问插图.png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我是小沨,我们下期再会。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返回本专题